close

    有幸能夠參加陳樂人老師的中興小旅行,重新認識我已經生活和工作了十年的中興新村,我才感受到原來最美最珍貴的東西就在身邊。

    中興新對我而言就像我的第二家鄉。我的阿姨和舅舅都住在這裡,我的姨丈是前農林廳員工,所以常常來拜訪他們。和表哥表妹們穿梭在宿舍區的巷道中。表哥還喜歡帶我們去環山路夜遊,講一些鬼故事嚇我們。而我高師大畢業實習完,就考到中興高中,跟這裡太有淵源了。中興酸梅冰、兒童樂園都是我最深刻童年回憶。第三市場附近的一間小雜貨店,兩個身障夫婦經營著,是我們小時候常去買零嘴的地方;最近卻因失火意外雙雙葬身火窟,我心裡其實非常難過。

    

http://blog.roodo.com/chunghsingnewvillage/archives/21142940.html

陳老師在做行前簡介

光民里的宿舍算是最後一批增建的,在54年之後,當時還需燒柴火煮水取暖,所以可以看得到煙囪設計。但隨著瓦斯管普及後,再加上屋頂維修,整個中興就只剩兩個煙囪了。

(A)

(B)

光明為了因應過多遷入的人口,也開始出現兩層樓式的宿舍。上圖這個樓梯可通向樓上兩戶,樓梯下室為儲藏室,照片中的庭院是二樓的住戶所使用

一樓的出入口則在背面側(上圖B)。

最早的圍牆是植物矮籬,後來才有竹籬笆、紅磚牆、甚至鐵皮牆。你覺得哪一種比較好呢?至少921時植物矮籬沒毀損。

當初的市鎮規畫,道路故意設計許多轉彎,以避免車速過快。

當時就有先進的雨汙水分流處理,照片中是雨水集水管,道路兩邊低窪處能讓雨水順勢流進溝中。

老師說這個包起來的告示牌是當時的避難指示牌。整個中興就只剩這個了。

這是雨汙水分流的汙水管。在當時整個中興的汙水管接管率100%,看看現在政府的效率吧!!

令人驚艷的一景

光華里的二層樓宿舍,現在已難見的木窗。用長條形的窗戶做為投梯間的採光,到現在都還令人覺得時尚。

又看見了我最愛的植物籬笆。現在的豪宅大院都用高牆把自己與他人隔絕,鄰里關係崩解。我相信中興的許多老人大可去跟城市的子女同住,但他們寧可與外籍看護留在中興,因為這裡才有濃濃的人情味。

人去樓空,但房子的靈魂彷彿仍在招喚著你的青睞。

台灣最早的透天厝(王大閎作品)這種外掀式的木窗如此迷人。

有鐵窗的那戶還有人住,但反而少了點原汁原味。

早期的屋頂就直接水泥斜頂,夏天會很曬,後來的人則在上面加一層。聽老師說進去的2樓也是斜屋頂板。

外牆則是從紅磚過渡到水泥牆的空心磚牆。

燒柴火那個年代後院加熱鍋爐的地方

或多或少被改變樣貌的舊宿舍

民國48年的植樹紀念碑以及當時種下的白千層(中興會堂前)

中午在耶斯列用餐

光華里單身宿舍區 不用因為避開電線而沒有修剪的樹可以往上無限伸展

單身宿舍之女宿

單身宿舍之男宿(2~3樓都有)

單身宿舍隻腳踏車或機車棚,以前還有一個看管人員的小房間,牆上還有可小洞可以監視。

單身宿舍外的門牌,松竹梅的梅代表的是女宿。國劇研究社已成歷史,取而代之的是手工皂、音樂課等因應時代變遷的課程。

傳說中第一批建設中興的考察官員就在這棵350年的老茄苳樹下乘涼。

老茄苳樹幹上長出的稀有的鐵線蕨

 

 

 

缺乏光照的一側樹枝已壞死受裁切,之前還請過樹醫生來醫治。

中興小旅行環保腳踏車隊

充滿神祕感的39號防空洞

省長宿舍(無人使用)

(A)

(B)

上圖A為甲種宿舍,下圖B為乙種宿舍(寬度少了100cm),就是差在門和窗戶的距離。

陳老師發明的腳踏車停車法(人行道的高度也要剛剛好喔!)

光華里另一種形式的雙層宿舍。上到二樓的住戶處有個遮簷,一樓的正門一樣在背面。老師說從樓上往下看就像一個畫框一樣。

 

上圖為入門處的氣窗式紗窗。門上還留下當時的宿舍編號。

每天開車都會經過的老房子,今天第一次好好地欣賞它!!


●以下為光輝里的十二棟(目前只剩十棟),也是多數人最喜歡的一區。而這個十二棟竟也有三種樓梯模式。

形式一:A、D戶正面,B、C戶背面,所以我們看到的是二樓A戶的院子。

 


B、C戶的正面,右方為C戶的庭院

 形式二:

 

樓二2戶都有共用的樓梯,樓下的庭園為樓上所有。樓下的正門在背面側。

形式三:

二樓共用一座樓梯(有沒注意到樓梯跟牆壁是分離的,以避免地震時互相拉扯)

上圖:上方斜屋頂是後來加蓋的,所以地震時就從此處裂開。

上圖:光華里的某一囊底路(老師覺得這一個最漂亮)

上圖:光華里另一王大閎的作品。

上圖:二、三樓的紅磚柱是丟垃圾的管道間(以求方便)。前人的聚落設計受到西方影響,但未考慮到台灣的氣候環境。這樣管道間因充滿了垃圾的異味和汙水而停用。我在新加坡的組屋區也看到這樣的設計。

上圖:還可看到以前人留下的服務單位門牌。


   陰雨的天氣,我還是踏上了今天的旅程。陳樂人老師的娓娓道來,令人不得不對他的熱情與執著感動。聽著他講著單身宿舍的老人哭獨鍾老的故事,真的令人動容。中興新村是國民政府遷台第一次由國人自行設計的新市鎮,當時的榮景和充滿理想和抱負的設計者已逝去,但老樹留下來了、獨一無二的花園城鎮留下來了,我也會繼續用心體會它的美,繼續關心中興新村的未來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pringvsapple 的頭像
    springvsapple

    springvsapple的部落格

    springvsapp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